本报凯恩斯(澳大利亚)11月30日电(记者张川杜)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昨天和今天在澳大利亚东北部城市凯恩斯作出决定,将中国的4个项目列为新的世界遗产。
中国的这4处新的世界遗产项目是洛阳龙门石窟;青城山和都江堰;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县);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
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成员、中国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秘书长郭旃在接受采访时说,上述新的世界遗产项目的通过,将有助于这些地方遗产和环境的保护,也将使中国在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和保护实践方面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中国于1985年成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迄今,中国共有27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详见A3版)。
本报郑州11月30日电(记者刘先琴)据河南省文物局负责人介绍,此次龙门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乃是河南省零的突破。龙门石窟位于著名的九朝古都洛阳城南12.5公里处,1961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之一。龙门石窟最早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宋诸朝。据统计,现存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其中最大的造像卢舍那佛像高17.14米,头部高4米,耳朵长1.9米,最小的造像仅两厘米高。另外还有佛塔40余座,造像题记3680品,这些题记不仅为造像艺术记录了确切年代,而且为研究古代书法艺术提供了珍贵资料,著名的《龙门二十品》就是北魏造像题记中的精品。